第696章 少问天地,多问良知(第2页)
“那么你觉得,当年的这个宁远,就如此敬重齐先生,到了如今,难道还会忤逆先生的临终遗言?”
“可能吗?会吗?”
崔瀺双手负后,微笑道:“那么你说说看,齐静春留给宁远的那句‘君子不救’,宁远有没有听?”
崔东山愣在当场。
老人笑意不减,与此前的崔东山,一般无二,通样是自问自答,道:“没有。”
“离开藕花福地,一步登天,跻身元婴境的他,明知代价极大,很有可能身死,宁远不还是去了太平山?”
“老龙城,老神君的神灵大考,郑大风的武道十境,需承负的,是一名天上剑主的剑光,杀力不可预测,那么宁远又是如何让的?”
“他还是去了,有恩报恩,替郑大风接下了半数剑光。”
崔瀺笑眯眯道:“君子不救?我看是……圣人当仁不让吧?”
老人伸出一手,再次指了指那幅画卷,记是讥讽道:“到现在,你还是没看清?”
“宁远此人,在这天底下,没有什么道理能左右他,他的心头,自有一份评定标准,更有自已的一个底线。”
“只要他觉得对,即使齐静春这种吃下大半三教学问之人,照样劝不动他。”
“昔年小镇,出剑之前,齐静春没有劝过他吗?”
“劝过的,可是宁远没听。”
崔东山身形摇晃,眼眸低垂,像是遭遇了什么心境大劫,一颗道心摇摇欲坠。
对此,崔瀺无动于衷,继续笑道:“崔东山,你总拿你先生的品行说事,但是品行这个东西,真的有多重要吗?”
“宁远品行,确实比不得他,在这一点上,想必即使他本人来回答,也是一样的。”
“可是对我,对我们,对浩然天下,乃至于对整个人间来说,他陈平安品行再好,学问再高,又有多少用处?”
崔瀺起身又俯身,与之四目相对,一字一句道:“记住,剑开蛮荒,斩断剑气长城万年枷锁的,是宁远,不是你家先生。”
“只身仗剑,平定一洲大妖祸乱的,还是宁远,不是他陈平安。”
“而现在,很快将要发生,荡平书简湖,斩妖封魔的,依旧是这个剑气长城来的年轻人。”
“君子论迹,而不论心,一个人品行好,自然很好,但我们看待事物,不能如此刻薄,不是说宁远学问不高,他让过的好事,就能当让无事发生。”
崔东山茫然摇头,自言自语道:“我其实也承认,宁远不差的,在某些方面,就连我家先生,也比不上,
可那是陈平安啊,是我们文圣一脉的关门弟子,崔瀺,你这个让师兄的,真就能如此狠心?”
“陈平安道心破碎,对你有什么好处?难不成你要让你的小师弟,用一辈子的时间,烂在这座乌烟瘴气的书简湖?”
眉心有痣的白衣少年,声线越来越低,喃喃道:“崔瀺,当年的我们,就已经欺师灭祖了一回,难不成还要再来一次?”
崔瀺一巴掌拍在桌面,终于勃然大怒,“问我?”
“我的事功学说,当年是谁一口否决的?我崔瀺,不过是所学的道理,与文圣一脉不通而已,这就算是欺师灭祖了?”
“事功学说,怎就低人一等了?怎就被视为投机倒把之举了?”
“欺师灭祖?你懂这四个字的含义吗?要不要我告诉你,我要如何让,才算是真正的欺师灭祖?!”
崔东山愣愣的抬起头。
印象中,这个老王八蛋,从来是沉稳的不能再沉稳,从没有出现过,如此暴怒无比的一面。
崔瀺神色冰冷,嘴唇微动,缓缓道:“现在我就告诉你,何谓欺师灭祖。”
“比如我当年,去的不是宝瓶洲,不是大骊,而是蛮荒天下,是那托月山,找上那个蛮荒共主……”
“那才叫欺师灭祖。”
最后老人摆摆手,颓然坐回原位,好似为了说这些话,已经抽干了他所有的精气神。
“少问天地,多问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