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第1页)
是以,一时之间,鼓台周围沸沸扬扬,更有人振臂高呼:“查明真相,严惩贪官污吏,为战王正名!”
有人喊出第一声。
很快就有第二声!
接着就是第三声!
即便是李福海,脸色大变之余,立即差人将数名老兵带离登闻鼓,马不停蹄地返回朝廷。
百姓的呼喊声,还是在京城中的各个角落炸开了锅。
天下哗然之时。
便是豆大的雨滴,也盖之不过,遮之不住!
雨,还在下。
宋昭昭躲在不远处的马车里,将北境老兵敲响登闻鼓一事,从头看到了尾。
见李福海嫁给数名老兵带离之后,周围的百姓,却始终不曾散去。
更有甚者,他们甚至不约而同,全都一窝蜂地追着李福海和那些老兵,一起朝着皇宫方向去了。
她缓缓勾起唇角,长长喟叹了一声,有些疲惫地靠在车厢上轻笑了下,“走吧!回王府!”
陪着宋昭昭看了全程的轩辕聿,虽然早就已经料到她要意欲何为。
但是!
当宋昭昭真的将她的计划,付诸行动之时。
他还是忍不住心潮澎湃地深看了她一眼。
见她在说了要回王府之后,就闭上了双眼,始终不曾再看他。
他紧皱的眉宇,眸色蓦地深邃几分,微微蜷起的食指,下意识地在大腿上轻叩着......
——
前朝,大殿之上。
本就因御史中丞刘忠弹劾萧相一事,彻底乱了套。
谁能想到,谁又敢想,一向以清明自居的萧相,竟然会贪赃枉法,在自家的庄子下面,暗藏了一座银库?
此事一经揭露,往日十分肃穆的朝堂,瞬间乱作一团。
朝中文武百官或是交头接耳,或是神色各异。
他们所有人心中,如今都有同一个疑问。
那就是,萧相所暗藏的那些银子,到底是从何而来?
梁帝彻查的旨意,下得极快。
在御史中丞弹劾萧相之事伊始,禁军就已即刻动身,直奔城外萧家的庄子。
素日在朝堂之上,最为沉稳的萧相萧沉舟,在梁帝的旨意下达之后,便紧锁着眉头,跪在大殿正中央,脸色时青时白。
他原本光洁的额头上,此刻布满豆大的汗珠,再不复一丝往日的沉稳和镇定。
原本朝中文武百官们都以为,萧家庄子下面发现银库,已经是今日朝堂之上的惊天之事!
却不想北境战家军的伤残老兵,竟高喊着为战王正名,敲响了登闻鼓。
待到李福海将那数十名身体残疾的老兵,带上金銮大殿,那些老兵一个个声泪俱下,终是将朝廷拖欠北境军饷五年一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揭露了出来。
顿时,整个朝堂都沸腾了起来。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后宫。
长寿宫中,桂嬷嬷破天荒的打断了为太后在佛堂的早课。
本就听到登闻鼓响的魏太后,在惊闻前朝发生的事情之后,直接将手里的佛珠,怒不可遏地摔砸到地上。
怒斥之声,惊得佛堂外当差的宫人们,一个个都噤若寒蝉。
而彼时,凤仪宫中。
原本等着梁帝散朝之后,陪着梁帝一起用膳的魏皇后,听到兰芝的禀报之后,不由脸色泛青,不停的来回踱步。
她紧锁娥眉,几乎咬破了唇瓣,将手里的帕子,绞得都变了形。
在前朝和后宫,全都乱套之时。
宋昭昭所乘坐的马车,从战王府的侧门,悄默声地驶入了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