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大盛周郎,阳谋无双(第1页)
大盛周郎,阳谋无双
朝中无新人,老将做前锋。
这些朝廷的忠直之臣,在危难关头,没有明哲保身。
即便是晋王的新朝给了他们优厚的待遇,也还是有很多人从“叛军”占领的州府当中想尽一切办法来到京城之内。
数日之后。
朝廷北伐的策略就确定下来,开始在保密的状态下按部就班地执行。
“周大人。”
临别之前,升云宗单良成,叫住即将离去麒麟阁之首的后人,开口道:“此行攻打寿阳,有诸多凶险,还请兄台务必小心。”
“单仙师不必替我忧虑。”
周荣在门槛前停下脚步,缓缓转过身来,轻轻行抱拳礼:“百万之师,就交给单仙师了。”
“于公,单某身为宗门真传,自当为师门解忧,于私,陈三石杀我同门,诛我道友,单某不报此仇,恐怕心境难平。”
单良成同样抱拳:“所以周郎尽管宽心去,单某必定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周荣没有再多说,只是冲其轻轻点头,而后便毅然转身跨过门槛,踏入到烈日的光明当中,直到最终又消失在宫门的阴影下。
旧历隆庆七十七年八月下旬,盛廷任命周荣为督军府总督,齐王随行监军,率领四十万大军水陆并进,北上樓州,攻打寿阳城。升云宗单良成坐镇后方,调度十五万兵马从西路古刹道北出灵峰山攻打茂州,直逼北境腹地,两路齐出,共计兵马五十五万,所耗辎重粮草,无数。
……
玉陆州。
幽兰京城。
太极殿。
“禀奏陛下!”
兵部尚书明青锋上前一步:“长安叛逆,已经派出两路大军北上,一路水陆并进攻打樓州,另一路西出攻打攻打茂州,总计五十五万大军。”
“贼子竟然还敢北伐?!”
正统皇帝曹焕显然没有料到,他连忙说道:“诸位爱卿,有何对策?”
“这两路兵马,以周荣统领兵马众多,但是西路单良成指挥之下的人马,高阶修士要更加众多,两路攻打皆为要害之地。”
明青锋有些苦恼地说道:“尤其是樓州寿阳,更是我朝廷水路枢纽,关乎到半壁江山的水利,一旦丢失,后果不堪设想。”
罗霄江。
为整个大盛朝中原
大盛周郎,阳谋无双
那个司马曜虽然确实有争权贪功之嫌,但他说的没错,陈三石亲自领着北凉军快速解决西路的麻烦,才是一切的最优解。
但符可进竟然是为了北凉军的利益胡乱搅局,想借着他们进军樓州,来掌握中原的水路枢纽,真要是这样,西路力量不足,一旦告破,就要出大问题。
想不到。
党争这么快就会发生在他身上,而且自己从来没有授意过。
“大人,今非昔比了。”
许文才低声道:“一路走来,有太多人投奔咱们北凉,他们甚是比咱们自己还要怕大人你倒台,自然要想尽办法替北凉争取利益。这个符可进,回头小的替大人好好敲打一番,令他不要再擅自做主。”
形势逼人走。
当手下有太多人跟着搏命的时候,就不会再有退路。
陈三石转而问道:“此次出兵,你如何看?”
“目前来看。”
许文才正色道:“恐怕也不得不按照周荣的策略,先把西路的麻烦处理干净,然后再尽快赶回樓州支援,说起来,周荣的‘逼虎离山’之计必成不假,可他真就有信心在我们解决完西路之前拿下寿阳?
“寿阳城池坚固,粮草充足,司马曜也是真力武者,再加上寻仙楼修士相助,恐怕不是短时间内能攻打下来的,一旦我们回援,这四十万大军可就危险了。当然,即便如此,他们拖延时间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从这点来看,倒还算是合理。”
“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无非是速战速决。”
陈三石下令道:“通知下去吧,全军整装,准备开拔茂州。”
……
樓州。
寿阳城。
十五日前。
朝廷集结四十万大军水陆并进,北上抵达樓州,沿途府城接连告破,一直到寿阳城外才遭遇有效抵抗,城内守军在修士的帮助下坚持十日后,司马曜率领八万大军赶到。
周荣率领的平叛军连续攻城四十日,即便损失惨重,也没能攻下城池,双方陷入到僵持之中。
寿阳城内。
司马曜立于城墙高处,眺望着远处的敌军,神色平静,目光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