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问九卿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0章 败火(第2页)

姨姨……妞妞怯生生地唤了一声,便拽住母亲的裙子,只露出半张小脸打量薛绥。

瞧瞧我家妞妞,人长高了不少,性子倒比从前腼腆,见了人便害羞……

文嘉笑着将妞妞往前轻轻推了推,交到薛绥的手上,自己便在对面的蒲团上坐了下来。

到底是这山里的水米养人。文嘉细细端详薛绥,眼底有真切的笑意。

平安这气色比从前在京里,瞧着还红润一些,这青灰布袍一衬,倒真显出几分宝相庄严呢……

她打趣着,声音不高,带着一种历经世事的松驰和疲惫。

自从平乐被贬,文嘉行事越发谨慎,生怕行差踏错,授人以柄。

薛绥微微颔首,示意如意端上热茶和素点,笑意浅浅地问她。

公主今日怎得闲暇上山

父皇近来为西疆战事烦忧,母后身子骨也不大好,总说头晕心悸。宫里愁云惨淡,人人都绷着弦……我想着许久未上山了,便带妞妞出来透透气,也瞧瞧你。

薛绥合掌行礼,垂眸欠身。

新采的春茶在粗陶盏中舒展,漾开浅碧的涟漪。

妞妞安静地坐在小杌子,啃一块如意给的米糕。

文嘉沉默片刻,从碟子里再拿一块桃花酥递给孩子,便让如意领她出去玩耍。

等妞妞迈出门槛,这才接着说:平安,你可听说了薛八姑娘嫁入郑国公府,不到三个月,已是闹得府中鸡犬不宁,与那郭四公子三日一大吵、两日一小闹,与婆母更是水火不容,吵得要分府另过……

薛绥执茶的手微微一顿,随即恢复平静。

锦书倒是提过一句,我并未上心。

当日薛家遣人送喜帖上山,老太太也来了书信,让她回去观礼。

薛绥以出家人不便沾染红尘习气为由,婉言谢绝了。

事后,薛家老太太便让钱氏领着孩子上山,唠叨了一番。

喜宴办得极为简朴。文嘉继续道:军需贪腐案拔出萝卜带出泥,折了不少官吏——这些蛀虫真是丧尽天良,虚报损耗,中饱私囊,数额之大,骇人听闻——

她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喉间似有郁结,声音发沉。

郑国公府的二爷掌着仓储,摊上这事,司农卿的位子算是到头了……这个节骨眼上,郑国公生怕有人揪住他家的奢靡不放,自是要一切从简,便宜行事。薛八姑娘本就满肚子委屈,这喜宴从简,更是怨气冲天,听说新婚夜就摔了盖头,闹得郭四公子下不来台……

听文嘉娓娓道来,薛绥只是笑笑。

当初薛月满与郭照轩私相授受,郑国公府提亲时,先派人验身,核实清白,已然令心高气傲的薛月满深感屈辱,如今这境况,无非是新账老账一起算罢了。

一个怨怼,一个憋屈,谁也舒坦不了谁。

文嘉轻叹一声,薛八姑娘也是糊涂。如今郭家二爷押在大牢,郑国公为保家族,正是焦头烂额的时候。这么一闹,岂不是更让夫家厌弃,自断后路吗

薛绥沉默,目光落在窗外那一片刚翻过新土的菜畦上。

路是她自己选的。

这桩婚事本就是薛家押的注,指望能借此攀附,只是当初没有料到根基深厚如郑国公府,也会深陷贪腐泥沼,难以自拔。

薛家没人再来打扰你了吧文嘉追问。

薛绥指尖摩挲着茶盏边缘,唇角勾起一抹淡笑。

放心,她们不敢。

文嘉看着她清瘦的侧脸,忽然前倾身子,握住她的手。

平安,你何苦如此女子立身于世很是不易,有个娘家可以倚仗,也是好的。莫非……你当真要在这庵中了此余生

公主。薛绥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声音平静无波。

师父赐我法号了尘,便是尘缘已了。

文嘉噎了一下,终是叹道:罢了,不说这些烦心事。你可知赤水关的消息

薛绥抬眸,眼中闪过一丝细微的波动。

文嘉见状放下茶盏,目光深深地盯住她。

正月里,阿史那部趁着雪灾突袭,太子殿下率兵断后,被围困在黑风口,粮草彻底断了。更要命的是——雪灾之后紧跟着就是瘟疫,军中、民间皆有蔓延……阿史那的队伍,像是嗅到了血腥的狼群,趁着大梁军队冻饿交加、疫病蔓延,一次次率大军冲击黑风口……

文嘉声音压低,带着深重的忧虑,

雪灾和疫症并发,听闻民间出现易子而食的惨事……数以万计的流民涌向上京……京中现在人心惶惶,粮价一日三涨,都说赤水军守不住了……

顿了顿,她语气更为沉重。

还说陆将军吃了大败仗,西疆门户大开,太子殿下只怕……也凶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