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问九卿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4章 惊澜(第2页)

  若是陆佑安在大庭广众之下承认一直喜欢的是文嘉,而不是平乐。然后在平乐发疯般的质问里,为文嘉辩护,平乐得气成什么样萧贵妃又会作何反应

  文嘉摇头,真心也好,假意也罢,如今又有什么要紧我与他并无干系,已被人说得这般难听,要当真越矩,还不得被人嚼烂舌根

  那烂的也是他们的舌根。薛绥微笑道:只要你们二人真心相待,还愁没有昭雪正名的那一天

  文嘉望着她,幽幽叹了口气。

  这些烦心事暂且不提了。眼看太后祖母寿典将至,我还在为寿礼一事发愁……

  七十寿诞,对于一个见惯了世间奇珍异宝的老太后来说,在堆积如山的贺礼面前,怎会独独喜欢上某件平常之物

  那幅两丈长的药王经绣卷,原本倒是极为震撼……

  文嘉想到此处,轻轻摇了摇头,罢了,横竖这么多年,她也未曾对我另眼相看,再多一次也无妨……只是平安,怕要辜负你的期望了,我讨不了太后的欢心……

  薛绥轻轻一笑。

  示意小昭将带来的礼物拿出来。

  寿礼丢了不打紧,太后更爱听故事。

  丝帛缓缓展开,一幅《仙娥献寿图》映入眼帘。

  仙娥衣袂翩跹,寿桃色泽鲜艳,莹润欲滴。最妙的是画中老妪的面容,竟与太后有七分相似。

  这是前朝画圣叶扶舟的真迹。薛绥指尖轻点题跋处的朱砂印,太后礼佛,祈愿长生。献画时只需提一句——此画曾供奉在蓬莱阁三百年,受尽香火灵气。

  文嘉怔住,她信吗

  薛绥:只要故事讲得好,有什么不信的

  她抚着那老妪的面容,淡淡地道:朝中不乏精通书画的行家,到时候,平乐定会想方设法地挑刺,让人证伪……

  那这画是真的吗文嘉问。

  你信它是真的,就一定是真的。

  看薛绥平和温善的笑,文嘉忽地眼眶一红,拉住她的手,平安,我该如何谢你

  你我风雨同舟,不必言谢。薛绥莞尔。

  二人相视而笑。

  薛绥眼睛微微一睐,暗芒流转。

  寿典那日,我也会入宫。公主大胆些,莫要害怕。

  文嘉坚定地点头,我都听你的。

  

  与文嘉分别后,薛绥前往薛府。

  崔老太太正在喝药,看到她来便满腹牢骚,说薛月盈不知检点,败坏家风,薛庆治在旁边坐着,闷着头不吭声。

  薛绥心里明白,老太太这话,实则是说给薛庆治听的,当下便好言劝慰起来。

  崔老太太长吁短叹,又说薛月满的亲事。

  郑国公府因罗寰之事受到牵连,这桩婚事如今悬而未决,只怕又要耽搁了……

  薛庆治这才开口,今日朝议后,儿子和郑国公同出宫门,儿子厚着脸和他商议姻亲。起初,郑国公期期艾艾的,没给个明确答复。后来儿子逼不得已,说了几句狠话,也不知他如何权衡,竟同意了……

  崔老太太一怔,露出满脸的笑。

  冤家!你怎不早说

  说罢又眉开眼笑地看一眼薛绥,对身侧的王嬷嬷道:我就说六丫头是福星转世吧你瞧瞧,她一回来,便会有好事的……

  薛庆治脸色微微僵硬,郑国公提了一个要求……

  崔老太太笑容沉下,要求他们家的小子坏了我们家姑娘的名声,理亏的是他家,他还好意思提要求……

  话虽如此……

  薛庆治犹豫片刻,我们家的是姑娘,总归是吃亏的。

  崔老太太叹息,无奈点头。

  说吧,那老东西又提了什么

  薛庆治眉头紧皱,好似很难启齿,让下人都出去了,本想把薛六也遣出去,崔老太太没让,他才吞吞吐吐地说道:

  他们要派人验身,确保八姑娘仍是处子……还有……

  还有什么崔老太太气得手直抖。

  大婚当日若不落红,便出。婚后三年若无子嗣,便出。不顺父母、淫、妒、搬弄是非、身患恶疾,一律皆出。

  这验处子身,比七出还出的契定,简直是把薛家姑娘的脸面踩在地上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