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问九卿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1章(第1页)

  细雨如丝,悠悠地笼罩着江水。

  东宫卫率的铁蹄踏过湿滑的街道,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向漕运码头,青石板上,积水四溅。

  奉太子令查办私盐,闲人避让!

  速速退让!

  平地惊雷。

  两侧商贩仓皇躲开,货物也顾不上收拾,船工们更是手忙脚乱,一个个神色惶恐,尽是对未知的恐惧。

  李肇懒懒地倚在江边茶寮临窗的竹椅上。

  他看着俞千山带人冲入盐仓,目光再慢慢放远,掠过江面上来来往往的货船,鸦青色睫羽在眼下投出一层淡淡的阴翳。

  殿下,户部当真敢在运往江州的漕船上夹带私盐

  梅如晦忧心忡忡地看着江面,颌下的山羊须,被江风吹得乱颤。

  罗寰可是出了名的老狐狸,行事不至于这般不谨慎……

  李肇微微抿唇,神色不辨喜怒,指尖摩挲着户部黄册的卷角,淡淡开口。

  她说有,便有。

  梅如晦暗自苦笑。

  他是李肇最得力的心腹幕僚,对他与薛绥的来往略有知情。

  在今日之前,太子殿下对那个薛六姑娘是满腔的怒火,东宫书房的茶具都为此换了三套,太子也不像往常那样偷摸去端王府,一副与人家老死不相往来的样子。

  昨儿夜里,东宫突然飞来一只鸽子,扑棱棱落在窗棂,熟悉得好似回自家窝里似的。

  鸽子捎的信笺上写的什么,梅如晦不知道,也未曾得见,但太子殿下捏着信笺,在灯下看了足有半刻钟,紧抿的唇角便松开了,笑得那叫一个俊朗。

  连带着东宫连日的阴霾,也一扫而空。

  李肇临夜吩咐俞千山,点好精锐人手,大清早就来清查码头,把即将出港的漕船给拦了下来……

  盐粮是国之命脉。

  罗寰从户部司库做起,一步一步登上尚书之位,在上京也算是根基深厚、人脉广泛。

  他明知最近风声紧,皇帝派了太子协理户部,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为了点蝇头小利,夹带私盐出京吧……

  梅如晦暗自思忖,认为此事很是不妥。

  这般兴师动众调遣卫率,若搜不出实证,反倒让人抓住把柄,到时候,弹劾太子的折子怕是要淹了紫宸殿。

  梅如晦神色凝重,微微俯身提醒,近来参殿下的折子,雪片似的飞往紫宸殿,朝堂上也议论纷纷……殿下行事,可得谨慎再谨慎,万不可落人口实……

  李肇:孤知晓了。

  他的声音波澜不惊。

  皇帝对他多年来都不待见,被参劾的事,更是早成习惯了,不以为意。

  梅如晦沉吟片刻,上前微微欠身,又说道:殿下,各地盐商近来派了不少人,到京中四处打点、活动。拜帖都摞有三尺高了,无不想与东宫攀点关系,求个照应。

  盐商存的是什么心思,不言自明。

  皇帝让他协理户部,户部又总办盐务,这些人便闻着味儿上来了。

  李肇轻笑一声,广袖拂过栏杆上凝结的湿雾,告诉他们,孤不爱钱财——若当真想讨好孤,或可换些旁的法子。

  梅如晦眉头紧锁,脸上是深深的忧虑。

  劝不了,说不得,那只能等。

  死寂般凝滞,持续了许久。

  直到俞千山匆匆进来。

  禀殿下,漕船官盐与勘合数目相符,并无发现有私盐藏匿……

  李肇指尖蓦地收紧,微微抿嘴,只觉得胸口灼痛,情丝蛊好似在血脉中翻涌……脑子里不时浮现出薛绥那一张毒花似的笑靥。

  好一个薛六!

  李肇望着上京城的方向低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