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6页)
谢宛音静静看他,只觉此人冷至骨里,却每一步都极稳,仿佛任何局在他眼中都早已拆解。
你医术可解香毒,但未必能解人心。萧煜忽然看她,目光锐利,你可知,今日是风家旧案翻卷之日。
她骤然一震。
七年前此日,风氏三族同灭,因有一人敢逆诊圣躬。他说着,眼中无波,而那一纸脉案,据说仍未寻出。
她指尖发颤,却强自稳住,缓缓写道:王爷今日唤我,是为查此案
不。他眸中忽现暗光,是为护你。
谢宛音怔住。
你是风家后人,是禁医之脉,无论你愿不愿承认。他冷冷道,你一针挑毒,已足够叫人起疑。
她缓缓跪下,低头,将药箱打开,取出一枚银针,托于掌上,双手奉出。
萧煜未接,只道:此后七日,不得离府一步。你在身旁,我放心些。
谢宛音抬眼,眼神沉静如水,却映出一抹动摇。
他继续道:今日之后,便是彻底入局。
她不语,却将那银针收入袖中,俯首而退。
是夜,王府后院起火。
厨下火盆炸裂,波及南侧偏屋,一夜烧尽四间,幸无人伤亡。
但次日清晨,内库却传出账册遗失之事。
萧煜面无表情下令彻查,府中风声鹤唳。
谢宛音坐于小筑书案前,将昨夜残灰拣出,细细辨色,最终从一块烧焦的书页中认出隐约朱印。
她将其夹入医经之中,藏入榻下。
半个时辰后,宫中密使入府。
太后口谕:王府私藏旧档,风家遗毒未清,令即日起彻查南苑。
南苑,便是谢宛音所居之地。
萧煜未作解释,只是淡淡应下,吩咐:宛音调至主院,暂由本王亲审。
当夜,谢宛音搬入主院西厢,院门外设三重守卫。她所持药箱亦被封存,只准携带银针三枚。
她知,这是保护,亦是试探。
夜里风急,灯影如鬼。
她自榻上起身,披衣而坐,取出那片焦痕纸页,借烛火细看。
残页之上,模糊字迹隐约可辨:癸亥年冬,风明拂诊圣躬,断曰‘心气逆乱,寒湿入髓’,所开方药,为——
此处断裂,唯有一抹墨线拖至页角。
她将残页轻轻压入书中,闭上眼,心如擂鼓。
母亲当年所断,果真涉及圣躬。风家三族满门抄斩,真因……在此。
她缓缓睁眼,望向窗外那一轮悬月。
若真相不可说,她便以沉默作刃。
若风家之血注定带毒,她便以毒逆命。
只为,有朝一日,亲手揭开那道被血火掩埋的真相。
只为,有一人不再为她负重冷眼,而她,也能再一次,以真正的自己,唤他之名。
7
无问归期
宫中彻查王府之事愈演愈烈,朝堂风声鹤唳,风家旧案余烬未灭,却被太后借势重新点燃。
南苑被封第六日,王府主院夜半传来打斗之声。
谢宛音骤然惊醒,披衣而起,门外刀光闪烁,亲卫低声厉喝:护住宛音姑娘!
她推门而出,正见数名黑衣人从廊下飞掠而至,一人手中竟执一枝香筒,香气未近,已有淡淡晕意渗入空气。
她当机立断,反手取出银针刺入臂间清神穴,又朝墙上挂灯泼洒药水,一时间香雾混乱,火光迸裂。
几名亲卫合围而上,将黑衣人强行逼退,院中血影斑斓。
萧煜疾步而至,衣袍上染了血色,目光冷得仿佛千年寒潭。
你可伤着
谢宛音摇头,眸中却透着未散的警觉。
他伸手一揽,将她扯至身后,转头冷声道:杀手口中之言,查过了
亲卫躬身:只道‘风火再燃,诛断毒脉’,尚未细审便自尽。
萧煜眼神更寒:有人怕你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