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娄振华捐厂!(第2页)
张桂芳的惊讶,纯粹是出于有人竟会将如此庞大的工厂拱手捐出。
她常听家里人说叨,深知那轧钢厂是有着几千名工人的大企业,自家儿子秦卫东还在里面上班呢!
突然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感到难以置信。
而陈雪茹在惊讶之余,更多了几分感慨和唏嘘。
同为私营店主,她更能体会这个决定背后的分量,何况那可是号称“娄半城”的娄振华。
他的选择某种意义上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转变。
见家人都如此惊讶,苏远语气平静地解释道:
“捐出工厂,对当下的娄振华而言,未必是一件坏事。”
“他的产业规模太大,树大招风,肯定早已被多方密切关注。”
“以他的精明,必定早做好了充分准备,手中不会缺少积蓄。”
“趁此时机果断抽身,免得日后被人惦记,反而是明智之举。”
见苏远对此毫不惊讶,陈雪茹不由心生疑窦,盯着他问道:
“我怎么觉得,你好像一点都不意外?”
“你和娄总交情不浅,当年我们结婚时他也曾来道贺。”
“该不会……他这次捐厂,和你有什么关系吧?”
闻言,张桂芳等人也纷纷看向苏远。
苏远坦然点头承认:
“确实有关。”
“他前阵子来找我讨主意,眼下公私合营搞得人心惶惶,他心中实在没底。”
“我便建议他不必走合营的路子,不如直接捐赠,彻底脱身求个安稳。”
听到这话,旁边几人都惊呆了,感觉此时的苏远简直像个神棍,竟能说服他人将毕生心血捐赠出去,听起来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但转念一想,既然是苏远出的主意,似乎又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了。
见张桂芳面露忧色,苏远知道她担心儿子秦卫东的工作,温言安慰道:
“你不必为卫东担心。”
“几千人的大厂,一旦捐出就成为国家资产,极有可能由私营直接转为国营。”
“以轧钢厂的规模和实力,上级一定会高度重视、重点发展。”
“若能直接转为国营厂,对里面的工人来说,反而是件大好事。”
张桂芳将信将疑:
“真的?”
若真如此,那确实是个好消息。
.......
市政府礼堂内,工作会议的气氛比上次明显轻松了许多。
自从第一家公私合营店铺成功推出后,其表率作用果然显现出了效果。
如今城内不少私营商户已主动找到政府,表达了愿意接受公私合营的意愿。
眼下公私合营的形势一片大好,各项工作都在有序推进中。
而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粮价风波,也已被迅速平息。
会议上,市长特意点名表扬了东城区的黄卫民书记:
“卫民同志这段时间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
“不仅成功推动了全市第一家公私合营店的落成,为广大私营商户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同时,东城区的前门街道,也是本次平抑粮价行动中最早稳住局势、控制住价格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