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召集粮商,粮食定价!(第2页)
“只要人没事,总归饿不死。”
他暗自叹息,那些兑换金条、隐匿家产的事,他从没跟女儿细说。
这孩子心思单纯,知道这些只会徒增烦恼。
在这风雨飘摇的年月,他只希望女儿能远离这些龌龊,将来找个简单人家,平安度日。
.......
前门大街,小酒馆内。
气氛与往日不同。
街道办指派的公方会计带着几名工作人员,正一丝不苟地对着账本清点货物,进行合营前的核资工作。
苏远和陈雪茹站在一旁低声交谈。
虽然明眼人都知道他俩关系不一般。
但表面上,苏远是街道办派来的公方经理,陈雪茹是原店主,该走的流程一步不能少。
连街道办主任李民生也亲自到场督阵。
区里黄书记高度重视这“第一家”合营的样板,特意叮嘱要把事情办得漂亮。
“回头区里会特制一块‘公私合营示范第一店’的匾额,就挂在你的丝绸店门口。”
苏远对陈雪茹说道,“这可是活招牌,得给后来的商户们做个表率。”
他如今身兼双职,既是公方经理,又是街道办副主任,身份特殊,说话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分量。
连那些区里来的审计人员听他发言,都不自觉地点头称是。
明眼人都看得出,尽管李主任在场,但苏远的气场丝毫没有被他压住,反而显得更加挥洒自如,举重若轻。
徐慧真在一旁配合着核资,目光却总忍不住飘向苏远。
想起昨晚陈雪茹那些惊世骇俗的话,她的脸颊就阵阵发烫。
昨晚回去后,她越想越觉得荒谬,那根本背离了她十几年来的认知。
可内心深处,又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在躁动:如果那是真的,似乎也并不坏?
此刻苏远就站在不远处,身形挺拔,从容不迫。
徐慧真竟不由自主地想象起自己将来某一天,也像雪茹姐那样怀上他的孩子……
“呸!徐慧真,你胡思乱想些什么呢!”她猛地惊醒,在心里狠狠唾弃了自己一句。
一抬头,却发现核资的人不知何时已忙完离开,苏远正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
徐慧真的脸“唰”地一下红透了。
“发什么呆呢?”苏远有些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嘱咐道,“雪茹跟你说了吧?今晚酒馆歇业,我借用场地办点事。”
徐慧真慌忙点头,掩饰着自己的尴尬:“说、说了!我这就去贴告示。”
她赶紧从柜台里拿出早已写好的歇业通知,走到门外,仔细贴在墙上。
街上遛弯的、附近商铺的老板们很快围了上来,对着告示指指点点。
他们都瞧见了刚才公家的人进进出出,对这“公私合营第一例”充满了好奇与观望。
范金友也混在人群里。
苏远一眼瞥见他,开口问道:“范金友,昨天让你通知的人,都通知到位了吗?”
在苏远面前,范金友可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躬身回答:
“都通知到了,苏主任!每家粮店的老板我都亲自上门说的。不过……晚上他们来不来,我可不敢打包票。您看,要不要我再去催一趟?”
苏远摆摆手,语气淡然:“不必。话带到就行。来不来,随他们的便。”
得了这话,范金友心下稍安。
见周围商户老板越聚越多,他又忍不住显摆起来,指着小酒馆对众人说道:
“各位老板都瞧见了吧?陈雪茹陈老板可是给咱前门大街立了个好榜样!这就是觉悟!”
“以后挂了合营的牌子,经营的事有公方经理操心,你们只管帮忙,等着分红就行!这种好事,当然是越早参加越划算!”
他吐沫横飞地说着,底下的老板们却各怀心思,面面相觑,大多打着再看看风向的主意,没人轻易接话。
.......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
小酒馆再次开门迎客,但今晚来的却不是普通酒客。
前门街道辖区内,大小三四十家粮店的老板,陆陆续续忐忑不安地走了进来。
范金友的通知像一道命令,没人敢明着违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