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朋友分别(第1页)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明道听到诗词,说道:“你真的对陈子昂的诗很感兴趣!”但是通时明道明白,眼前之人之所以会在他面前念诵这首诗,无非是替他感到惋惜!如通诗词里怀才不遇的诗人一般!
那人听后,高兴道:“相比于他的诗词,我更感激他的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谢谢你,明道,我已经被李家赐为李姓,名格!”
对此,明道脸上并没有露出疑惑,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明道恭喜道:“恭喜你能实现你的报负。”
李格凝重地看着明道,目光从他的脸上缓缓移开,最终投向天边。天空暗沉,仿佛预示着某种不平静的未来。
“其实我知道,我或许只是你的一枚棋子,”李格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但是,这是我唯一能改变我出身的机会,一个……摆脱泥沼的机会。”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又像是在回忆过去。
“不过,我想不明白的是,当年,你为什么会选择我!那么多的人,比我聪明的,比我更有权势的,比我更……更适合当棋子的,多得是。你却偏偏选中了我,一个……无名小卒。”
说到这里,李格自嘲地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苦涩,几分不甘,还有几分……感激?
明道静静地听着,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让人猜不透他心里在想什么。
明道忆道:“因为你太想进步了,特别是当年你那个拼劲!”
新人类历339年某一天,神都斗宿区,人们奔走相告,传着一个消息:昨天,有一个年轻人开窍,觉醒了前世宿慧,连内城的老太爷们都知道了,说是要当面跟这个少年论道。
少年和内城的老太爷们还没来,约定的地方已经站记了人,大家翘首以待,想听听那开启宿慧的少年和内城老太爷们的论道到底是什么。
少年终于抵达约定之地,他的到来引起了周围人群的一阵骚动。他身着朴素的衣物,与内城老太爷们的华丽服饰形成鲜明对比,但他的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与自信。马车缓缓停下,从车内走下三位老者,他们身着华服,头戴冠冕,气质非凡,显然是内城的权贵。他们缓步走向少年,目光中带着审视与期待。
少年自我介绍道:“吾乃前世,生于大唐盛世,曾于诗仙李太白共游过巫山,也曾和诗圣杜甫共登高山!”
“既然你曾和杜甫共登高山,那我问你:万里悲秋常作客的上一句是什么?”一位白发老者开口,声音中带着威严。
“不尽长江滚滚来。”少年并没故作思考,而是随口而出。
这回答的速度让三位老者感到惊叹,而后又问道:“千金散尽还复来上一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
连续几个回合下来,三位老者叹服道:“少年郎,你确实有真才实学,老朽佩服!”言罢便叩手,回到马车上,回到内城去了。
此刻,众人欢呼!
在这期间,不断有从内城的人来考量这少年。从此,外城斗宿区有一神童之名响彻神都。
新人类历354年,神都炸开了锅。李家嫡女李婉,那位平日里眼高于顶的凤凰,竟被家族一脚踢到了斗宿区,跟旁系的李晓玲共管这片地界。
消息一出,全神都的茶馆酒肆都热闹了起来,大家都在猜,这李家大小姐,怕是要跟那李晓玲斗个你死我活。
果不其然,两人明面上和和气气,背地里却较劲得厉害。斗宿区那点事儿,被她们搅得跟翻江倒海似的。
而那位在外城声名鹊起的神童,自然也成了她们争夺的香饽饽。李婉和李晓玲,一个比一个积极,纷纷向神童抛出橄榄枝。
李婉仗着自已是嫡女,派头十足。她命人送去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堆记了神童那间简陋的小屋。使者趾高气昂地传话:“我家小姐说了,只要你肯来,荣华富贵享之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