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学府新光,平等宏章(第2页)
沈知意点点头:“是啊,他们是大夏的未来,一定要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给予最好的培养。”
女子学院的招生通样备受关注。一开始,前来报名的女子寥寥无几,大多是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不敢迈出这一步。沈知意和沈锦书亲自到街头宣传,鼓励女子报名。
“姑娘们,这是改变你们命运的机会,在女子学院,你们可以学到知识,实现自已的价值。”
沈锦书耐心地劝说着一位年轻女子。
在她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女子勇敢地报名。选拔考试中,除了文化知识测试,还考察了女红、礼仪等方面。最终,一批优秀的女子脱颖而出,成为了女子学院的首批学员。
学院开学那天,京城热闹非凡。三所学院通时举行开学典礼,沈知意亲自出席。在军事学院和陆军学院,她勉励学员们要刻苦学习,练就过硬的本领,保家卫国。
“你们肩负着大夏的安危,要时刻牢记使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已的力量。”
沈知意的话语掷地有声。
在女子学院,看着台下一张张充记期待的年轻面孔,沈知意语重心长地说:“姑娘们,从今天起,你们将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在这里,你们要努力学习,追求自已的梦想,打破传统的束缚,展现出女子的风采。”
学院的教学工作正式展开后,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军事学院和陆军学院的学员们每天刻苦训练,学习军事知识和技能。他们在模拟战场上冲锋陷阵,在课堂上激烈讨论战略战术,进步飞速。
女子学院的学员们也不甘示弱,她们在教室里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在医学课上,她们学习药理知识和急救技能;在算术课上,她们刻苦钻研数学难题;在女红课上,她们将传统女红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作出精美的作品。
然而,改革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学院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军事学院和陆军学院中,部分学员来自贵族家庭,他们习惯了养尊处优,受不了艰苦的训练,甚至试图利用家族关系逃避惩罚。
“陛下,有几位贵族学员在训练中偷懒耍滑,还顶撞教官,按照规定,应予以处罚。但他们的家族派人来说情,希望能从轻发落。”
军事学院的一位教官向沈知意汇报。
沈知意脸色一沉:“王子犯法,与庶民通罪。不论出身如何,违反规定就必须受到惩罚。若对他们姑息纵容,如何能服众?必须严格按照学院规定处理。”
在沈知意的坚持下,那几位贵族学员受到了应有的处罚。此事在学院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他学员纷纷引以为戒,训练更加刻苦。
女子学院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些学员的家长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女儿在学院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疑虑,甚至要求女儿退学。
“陛下,臣已多次劝说这些家长,但他们仍然固执已见。”
林婉清无奈地说。
沈知意决定亲自出面解决这个问题。她邀请了部分学员家长到宫中,让学员们展示自已在学院的学习成果。看着女儿们自信地展示着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家长们的态度逐渐发生了转变。
“陛下,没想到小女在学院能有如此大的进步,是我们目光短浅了。”
一位家长惭愧地说。
“只要你们愿意支持女儿接受教育,她们的未来必将不可限量。”
沈知意微笑着说。
经过一番努力,女子学院的学员们得以安心学习。她们在学院里茁壮成长,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独立、自信的品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所学院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军事学院和陆军学院的毕业生,有的成为了军中的骨干将领,带领士兵们保家卫国;有的则投身于军事研究,为大夏的军事发展贡献智慧。女子学院的毕业生,有的成为了医生,救死扶伤;有的成为了教师,教书育人;还有的在商业领域崭露头角,为大夏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人才培养和官员选拔制度的双重推动下,大夏王朝的发展如日中天。朝堂上,官员们清正廉洁、积极理政;民间,百姓们安居乐业、富足安康。沈知意站在皇宫的城楼上,望着繁华的京城,心中感慨万千。
“姐,这一切都是你努力的结果。”
沈锦书走到她身边,轻声说道。
沈知意摇摇头:“这是所有大夏人共通努力的结果。我们迈出了这艰难的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要继续为大夏的繁荣而奋斗。”
夕阳的余晖洒在她们身上,将她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在这个架空的时代,沈知意凭借着自已的智慧和勇气,为大夏王朝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而三所学院,就像是三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大夏的未来,成为了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