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大一统之志!(第3页)
师门的人太多了。
有师门的人,他去任何一地都能立足。
许久后,孔颖达正色道:师弟,你要兴盛凉国,接下来凉国的国策是什么
秦豹没有隐瞒,开门见山道:不介入周朝、燕国和陈国的争斗,现阶段会致力于解决内部的问题,避免太上皇掣肘。
第二步,扫荡凉国西面的羌人,以及其他的胡人,打造一个稳定的后方,确保有足够的土地和百姓。
第三步,才是东出。
秦豹正色道:这是定下的国策,是陛下也同意的。
孔颖达惊讶道:你没有任何官职,皇帝都和你商议了国策
是!
秦豹点头回答。
孔颖达赞许道:难怪说天下一统的大势在凉国,你身份不显,宣武帝却敢用你,更用你的策略。如此胆魄,的确不凡。
秦豹解释道:陛下胸襟广阔,礼贤下士,又励精图治,有鲸吞四海之志,的确是圣主。
孔颖达对宣武帝也很满意。
没什么需要孔颖达操心的,他就吩咐人取了一摞书过来,递给秦豹道:师弟,这里面的书籍,是老师亲自撰写注释的。
有兵法韬略,有治国之术,更有行军战阵。
你多看一看。
年轻人脑子转得快,聪明、敏捷,这是很常见的。可是聪明敏捷的年轻人,却需要沉下心读书。不能把聪明转为学问,那就是小聪明。
孔颖达正色道:勤奋踏实,才是真正的捷径,明白吗
明白!
秦豹郑重回答。
师兄弟两人一番交谈,不知不觉到了傍晚,两人准备吃晚饭的时候,王十三进来道:公子,杨朋求见。
请!
秦豹吩咐一声。
王十三去通知,不一会儿,杨朋走了进来,站定后规规矩矩的向孔颖达行了一礼,才面向秦豹,行礼道:小师叔。
秦豹点头道:不必多礼。
杨朋说道:大师伯、小师叔,弟子完成了四国文会的事情,准备回周朝复命。
孔颖达沉声道:你要回周朝了
是!
杨朋再次回答。
孔颖达正色道:你爹那个木头,老夫让他辞官,他却不愿意。
偏偏周朝的官场乌烟瘴气,小皇帝年幼,权臣又当道,奸佞横行。他一直留在朝中,又不愿意和光同尘,人人都看他不顺眼。
这样的周朝,你确定要回去
杨朋也皱起了眉头。
家族在周朝,他必须要回去,这是躲不掉的。
孔颖达继续道:天下大势虽然不明朗,可是明知道朝廷混乱,没必要卷进去。你这些年四处游历,该做点事了。依老夫的意思,可以留在凉国试一试。
秦豹眼前一亮。
杨朋的才华,是很不错的,绝对比很多的凉国人好。
这是挖墙脚的机会。
不能辜负师兄的提点。
秦豹神色热切,保证道:师兄,陛下礼贤下士,不拘一格用人才。
如果你愿意留下,一定能在凉国一展所长。
不论你要兴教育传道授业,还是要去地方,亦或是留在朝廷中枢,我都可以代表陛下答应你。
我建议你试一试。
如果尝试了觉得不满意,再回周朝,或者辞官就是。对你来说,反正没什么影响。你,意下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