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好马不吃回头草(第6页)
这么吃了一个多月,五月中旬,盛可以出了一个多礼拜的差,回到西京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他在飞机上睡着了没吃东西,饥肠辘辘直奔方圆包子店而去。
这是他第一次晚上到方圆包子店,店门关了一小半,盛可以干脆弯下腰钻了进去。铺子里空空如也,只有收银台顶上开了一盏灯,乔希年正坐在一张桌子后看杂志。
她冷不丁见到那么大一个人冒出来,吓得跳了起来,看清楚之后才松口气,有点意外:“你好?你怎么来了?”
盛可以张望了一下,把自己好几万一件的西装随便堆在凳子上,说:“我出差去了,刚回来,晚上还有包子吗?”
乔希年说:“没啦,就算有也不好吃了嘛,不新鲜了。”
盛可以点头表示赞同:“有道理。”
他饿得不行,此刻没包子也不想跑其他地方了,摸着自己的下巴发出灵魂拷问:“你们还有什么?”
乔希年迟疑地说:“啥都没有了。”
盛可以一脸失望,声调变得凄凉:“啥都没了?”
说着,肚子发出了咕咕叫,如此饥肠辘辘,他忍不住哭诉起来:“我快饿死了,飞机上啥都没吃,就想留着肚子来吃包子解解馋,你们怎么能不营业呢!”
乔希年哭笑不得,还跟他一五一十解释:“晚上一直都不营业,七点半打烊,做早餐的店很少做晚餐,因为没那么多人手倒班。”
盛可以还是哭丧着脸,不愿意听理由,乔希年有点不忍心,就说:“晚上我们自己吃的面,还有一点儿,你要不要吃?”
吃面!这简直正中盛可以下怀,他本来都准备站起来走了,马上无缝衔接改变姿势坐下,舒舒服服伸长了两条腿,问:“吃什么面啊?”
“辣鸡面,袁哥烧的辣鸡,自己拉的面,我去给你煮。”
盛可以很高兴,跟着她过去厨房看辣鸡,因为他没吃过。
这是他第一次进方圆包子店的厨房。视线所及,所有东西都放在合适的地方,机器厨具案板台面,全都干干净净,没有半点油腻尘灰,连最容易藏污纳垢的地面角落都刷得光洁锃亮,完全颠覆了他对大排档小馆子后厨一直以来的印象。
“好干净啊!”他发出感叹,问乔希年,“是你收拾的吗?”
乔希年摇头,说:“不是我,是老板娘,老板娘有洁癖,眼睛里容不下一片脏纸巾,宁愿不睡觉也要打扫卫生。”
盛可以连连点头:“厉害厉害,难怪你们的包子那么好吃、纯粹,肉是肉,菜是菜,一点儿杂质都没有。”
乔希年很迷惘:“有关系吗?”
盛可以煞有介事:“当然有关系,我跟你说,后厨不干净的饭店,不管用料多好,厨师手艺多厉害,东西随便吃一下可以,细品起来就不纯粹了,留不住懂吃的客人。那些灰尘、油腻、脏的空气,会混在菜品里,影响食材的味道。”一言以蔽之,“你们家老板娘真厉害!”
乔希年一脸狐疑地听他扯,为了不冷场,礼貌地对最后一点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是啊,老板娘很厉害,干什么都快,还干得好,一个人能顶好几个人。”
她上锅烧水,水开了下面,面是老板自己和、自己扯的,很筋道,趁面在煮着,抽一个大碗放下去葱花、生抽、麻油,一点点盐,一勺子高汤下去,捞了面进碗,乔希年再转身从冰箱里拿出一个真空食品包装盒。
盒子里装着多半盒辣子鸡,红黄辣椒鸡丁大蒜完美地调和在一起,一开盖就散发奇香,引人垂涎,她舀了几勺浇在面上,盛可以在旁边强烈要求:“多一点,多一点。”
乔希年看着他,勺子举在半空中,说:“很辣的。”
盛可以大无畏地说:“我不怕,只要好吃,辣一点也没关系。”
乔希年强调了一下:“真的很辣,老板说这是自贡那边的口味,用了很多干辣子还有泡椒。”
盛可以的眼睛闪闪发光,说:“太好了,我喜欢吃四川的泡椒,滋味足,外面泡的好的不多。你赶紧多给我一勺,别小气,我给钱啊。”
乔希年嘀咕了一句:“不是给不给钱的问题。”无奈又挖了一大勺堆在面上。
面做好了,端出去放在桌上,盛可以一边拿筷子一边吞口水,乔希年看着觉得好笑,送佛送到西,还给他煎了个蛋,盛可以一口下去,眉开眼笑:“好吃,太好吃了。”
他回忆了一下:“上次中午来吃饭,菜也好吃,但没这么好吃啊!”
乔希年帮老板解释:“那是大盆菜,老板说做做就可以了,晚上吃的是给自己做的。”
盛可以恍然大悟:“那当然是给自己做得比较好吃。”
他吃上了面,乔希年又坐回之前那张桌子,继续看她的杂志,盛可以吃着吃着,冷不丁说:“你能看这个啊?”
乔希年一愣,不自然地把杂志放下了,那是一本英文版《经济学人》,这一期的头条讲的是美国的新经济政策,她轻轻地说:“客人丢下的,我看看里面的漫画。”
盛可以“哦”了一声,他刚才已经观察好一会儿了,乔希年看杂志的样子很专心,绝不是在看漫画,而《经济学人》这本杂志可不是初学者看的简易英文读物,里面的文章专业性很强,不是很好懂。既然人家都不愿意承认,盛可以也就不说了,把注意力转回到自己的辣鸡面上来,一开始吃鲜香满口,渐渐真辣起来了,一口鸡肉一口热乎乎的面,如同地狱火焚烧,奇妙之处在于明明辣得跳,他还停不了,身不由己般继续吃,汗珠子一颗颗滚下来,跟狗狗散热似的不时伸出舌头喘气。
乔希年放下杂志,起身给他拿了一碟泡菜一瓶可乐过来,说:“跟你说了真的很辣呀。”
盛可以晃着脑袋尝了一筷子泡青笋条,爽脆可口,淡酸中带微甜的口感一下子把辛辣气味给冲淡了,他喜出望外:“好吃!哪儿来的?”
乔希年说:“也是老板泡的,自己吃的。”
盛可以一脸羡慕,频频点头:“不错不错,好吃极了,比什么店里的都好。”
他表现出对泡菜很有研究的样子:“你知道吧,在泡菜界,四川泡菜天下无双,放和牛汉堡里,比酸黄瓜好吃多了。”
乔希年“哦”了一声,不知道是赞同还是不赞同,她倒不是懒得跟人说话,而是根本不知道怎么跟陌生人闲谈,有事说事,说完就算了,“哦”就算是回应。
盛可以浑然不在意,就着泡菜埋头继续吃,店铺里非常安静,就只有他吸溜面条的声音。
一碗面快要见底,店门外传来了孩子们的笑声,这是老板娘带着乐乐琪琪饭后消食回来了,乔希年赶紧拉起门迎出去:“回来啦?”
两个小孩子跟炮弹一样冲进来,琪琪五岁了,稍有点儿胖,手脚都是圆鼓鼓的,头发又黑又长,老板娘给她梳了七八根小辫子再织到一起,显出一张小脸分外可爱。这孩子笑点特别低,有点啥事儿就笑得前仰后合,一分钟都停不下来,是个人就喜欢她。乐乐刚好相反,比较瘦弱,又安静,眼神总是很专注,似乎能看到别人无法企及的地方,他喜欢读书,常常发问,脑子里永远都有个风车在不断运转。
个性差这么远,不耽误乐乐和琪琪天天黏在一起,乐乐甚至还问过乔希年小孩子可不可以结婚,因为他要和琪琪结婚,这样就可以永远在一起了。
乔希年听了微笑,内心却有个声音在说,哪里有永远这种事。
她伸手去摸儿子和琪琪的脖子,摸得两手汗:“玩得这么疯啊,衣服全都湿了。”
老板娘在后面跟着笑:“坐摇摇去了,新摇摇,一人坐了八遍还不肯走,然后跟我去跳了一会儿广场舞。”
琪琪的个性和妈妈一模一样,轻而易举就能乐,在旁边插话:“我们跳得好!婆婆嬢嬢们都喊我们明天还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