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好马不吃回头草(第4页)
盛可以顶着私生子少爷的名声玩了好几年,从大学毕业玩到去国外读完研究生,回来继续玩,盛天骄实在受不了了,把他弄去上班,结果盛二爷,硬是到哪儿上班就把哪儿搞砸。
如果是光他自己搞砸也就算了,盛世集团精英云集,最多就是组团给他擦屁股。但不知道盛可以是真的情商特别低,还是纯属故意,他不管到哪儿,想说啥就说啥,想骂谁就骂谁,不得罪则已,一得罪就是一片,折腾一段时间之后身边的人就哗哗地离职,越是有本事的离职越快。
盛天骄一看,这不行啊,培养骨干不容易啊,思来想去,干脆单独为他成立了一个投资公司,把本来集团投资线的一部分业务搬过去。既然他喜欢吃喝玩乐,那就主力投餐饮、家庭服务、综艺娱乐这几块,把相应的骨干团队连根拔起搬过去用。
盛董找他谈话,苦口婆心:“其他你不愿意干,也干不了,在自己喜欢的地方花钱你总会吧?你就带着这帮人,多听他们的意见,花钱,多花上几年,说不定你就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了。”拳拳之心溢于言表,可惜盛可以压根就没听进去。
前后三年多下来,盛世投资的项目不管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没有老板参与的都干得很不错,风生水起;只要盛可以插手,不听团队意见硬要上的,投什么亏什么,从连锁奶茶店到影视剧,没有他不敢亏的,还特委屈特迷茫:“商业计划写的不是这样的啊。”
团队的人疯狂吐槽:商业计划书又不是你的出生证明,为啥每一个字你都要信啊?
“市场走向分析说会涨的啊。”
团队继续疯狂吐槽:市场分析也不是出生证明,就算是出生证明也可以假。
“这个雷这么明显我怎么就没看出来呢?你们也不替我看看。”
团队恨得牙痒痒,明明就是这么说的,这位爷当时跟聋了一样,现在装失忆是吧?
这边辛辛苦苦挣进来,那边大手一挥散出去,换了谁也受不了,团队最后终于气到吐血三升忍无可忍,杀到总部告状去了。大老板耐心地听完之后,堆起一脸当家人的慈祥,油盐不进:“要给他时间成长,不要担心,万事有我兜底。”大家垂头丧气打道回府,回到公司看着盛可以在那里没心没肺地晃荡,也不知道这位爷是否了解兄长的苦心。
凭良心说,盛可以别的不说,工作态度是很认真的,他本来和哥哥一起住在西京另一边的郊区别墅,据说为了方便上班,家都不回了,搬到了公司附近的一家酒店公寓里。只要头天晚上不喝多,他每天一定早起跑步,司机开车在后面跟着,跑完拉回公寓洗漱换衣服上班。他的私人助理安娜提前给他买好三明治或者汉堡配一杯咖啡当早餐,天天都这样。
他压根不知道员工们其实很希望他少来办公室,有钱你去玩不行吗?你非要爱岗敬业。
今天早上他一来就开会去了,没吃早餐,回来看到桌面上放着一个真空保温盒,里面搁着两个肉包子,盛可以问坐在外面的安娜:“谁给我放的包子?”
安娜站起来,说:“蒋总拿的,说是他们今天早会大家一起吃的早餐,知道您爱吃这一口,就送了两个来。”盛可以哼了一声:“马屁精。”
安娜道:“盛总您别这样,您不是爱这一口吗?”
盛可以确实爱吃面食,想必是小时候饮食习惯留下的影响,天天吃都不腻烦,两个大馒头配红烧肉能吃得心满意足。他应酬时去天价馆子,各种人间美食吃完了总是要加一碗面,千叮万嘱多放香菜,压根不管人家暗地里怎么嘀咕,甚至晚上在外面喝酒也是,喝着喝着突然想吃馒头,服务员一头汗,到处给他找。
安娜口中的蒋总是投资项目分析部门的业务总监,特别能干,也会来事儿,集团公司里管事的人有啥喜好脾气他都摸得清清楚楚,盛总爱吃包子自然是不可能错漏的重要情报。
嘀咕归嘀咕,盛可以忙了半上午确实有点饿,拿起包子来啃了一口,接着眼睛就瞪大了。
第二天中午,蒋凡被老板叫了过去:“昨天那包子哪儿来的?”
蒋凡也不知道:“团队的人出去买的,怎么了,盛总觉得好吃吗?”
“好吃,油大,肉香,吃来不腻,皮子宣得绝了,薄还劲道,牛。”
他以专业美食家的口吻点评完,抓起外套拔腿就往外走:“走,去吃个热乎的。”
蒋凡赶紧给李吉祥打电话:“盛总要去吃昨天买的那家包子,你去门口跟我们会合,带盛总去。”
蒋凡是李吉祥领导的领导,他电话接起来已经很紧张了,听到蒋凡说的话脑子里“嗡”的一声:“谁要吃?哪个盛总?”
蒋凡喷他:“咱们公司就一个盛总,你赶紧过来,别啰唆。”
李吉祥撒腿飞奔,一面又觉得不妥:“蒋总,那个店在对面城中村里,特别小,车子都开不进去,盛总去不合适,要不我给他打包回来?”
盛可以耳朵好,一下就听到了,他嗤之以鼻:“吃包子就得吃刚出笼的,一经运输就失去了灵魂。开什么车?走着去吧。”
安娜换了平底鞋跟上来,说:“我也去,我也爱吃包子。”盛可以瞅了自己助理一眼,这姑娘瘦得跟条麻秆似的还在天天喊减肥,吃的方面像兔子多过像人,几乎从不碰主食。
他一言不合就开嘲讽:“你上次吃包子是什么时候?八岁?你就装吧。”安娜知道他的脾气,甜甜笑着跟上,不反驳。
一行人走了十几分钟到了对面花市街的包子店,人挺多,刚好有张靠厨房入口的桌子空出来,李吉祥上前掏出湿纸巾把桌子擦了两遍,请领导们坐下。老板娘方姐在旁边看见脸都拉长了,说:“不用擦,我们搞得干净得很。”扭头叫乔希年出来点单,“他们人多,我懒得记数。”
老板在厨房里边摇头边说:“你也太懒了嘛,万一小乔不干了咋办?你就不收钱不点单了?”老板娘瞪老公,说:“说那么多废话做啥子。”一边说一边把男人戴着的口罩正了正,言语不饶人,手脚却轻得很。
乔希年拿上手写单和铅笔去了外面,李吉祥叫她:“乔姐,我又来了。”
乔希年微微一笑,站在他们桌子面前说:“吃点什么?”
李吉祥仗着自己熟门熟路,主动承担了点菜的职责,还抽空对老板们解释:“这里中午没菜单,除了包子,其他菜都是厨师做什么就有什么。”
安娜和蒋凡都没说话,盛可以一拍桌子,说:“全都点一个,我要试试味道。”
李吉祥得令,转头问乔希年:“乔姐,有啥你跟我说说呗。”
方圆包子店中午卖包子也卖快餐,菜色没有一定之规,完全取决于袁有明大厨头天在农贸市场买到了啥,突然愿意做啥,以及自己想吃啥。
全国各地川菜馆子里常见的回锅肉、火爆双脆、麻婆豆腐,他经常做,因为吃的人多。外地人不熟悉的龙眼烧白、半汤鹅肠之类的原教旨川菜也不时出现,周围的熟客们经常抱着开盲盒的心情来吃午饭,遇到了自己爱吃的固然喜出望外,尝到了新鲜滋味也不虚此行。
今天中午有六个菜,都中规中矩:辣子带鱼、尖椒芽菜炒蛋、芋儿烧鸡、鱼香茄子、干煸四季豆、炝炒包菜。
四个人把菜全都点了一遍,再要了十二个包子、四个锅盔,乔希年在旁边听着,端着写菜板但一个字都没写,客人的话音一落,她说:“291块。”
小李拿手机扫码结账,这时候旁边桌叫加菜,又有一桌叫买单,走了之后紧跟着又有一群人结伴来吃饭,呼啦啦拥进来,坐在盛可以他们对面。店子里人头攒动,热闹得很。
全部桌子都是乔希年管,她空着手各处站一下点单,然后回厨房跟老板一五一十说:“一号桌点了六个菜,191块收了。二号桌点了一个辣子带鱼一个炝炒包菜,两个包子,一共57块,收了。三号桌六个人,点了带鱼、包菜、炒蛋和茄子四个菜,还有八个包子两个锅盔,一共86块,收了。”
老板娘在旁边帮老板记,见惯不惊:“晓得了。你再说一遍,二号桌点了啥子?”
蒋凡听在耳朵里,随口说:“这服务员记性那么好?”
李吉祥一听来劲了,说:“这不算什么,我经常来吃包子,不管多少人,怎么点,她只要听一次就能记住顾客点了什么,一点儿都不乱,也不会算错,而且什么都能算。”
他这么一说,大家这么一听,本来就过去了,结果坐在这里闲得慌的安娜偏要较真。
“那我出个题,你让她心算给我看看。”
李吉祥一愣,有点儿不自在,知道自己给人乔希年找事了,说:“安娜姐,别了吧。”
安娜盯他一眼,不悦道:“干吗心虚,刚才不还吹得挺带劲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