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朱棣假死,我选择登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第2页)

原来,瓦剌内部发生了权力斗争。

新上位的首领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在边境搞出动静。

“要不要先发制人?”

有将领建议。

朱瞻基摇头:“不必。”

“他们内部都没统一,”

朱瞻基说,“打仗对他们没好处。”

果然,没过多久,瓦剌就派使者来了。

“我们新任首领想和大明加强联系,”

使者说,“希望能增加互市的次数。”

朱瞻基明白:这是在寻求台阶下。

“可以。”

他答应得很爽快,“不过……”

“互市可以增加,”

朱瞻基说,“但规矩不能变。”

瓦剌使者连连点头:“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处理完这件事,张侍郎感叹:“陛下真是料事如神。”

朱瞻基说:“这不是料事如神,而是懂得人心。”

“人心?”

“瓦剌的新首领,”

朱瞻基解释,“需要向族人证明自己。但他也知道,现在不是和大明动武的好时机。”

“所以……”

“所以他搞出点动静,再派使者来谈条件。”

张侍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陛下!”

有人急报,“倭国派来的使者,在路上出事了!”

“他们的船在东海遇到风暴,”

那人说,“漂到了我们的海岸。”

朱瞻基立即下令:“速速派人救援!”

很快,倭国使者就被救了上来。

“多谢大明天子仁慈。”

使者感激地说。

朱瞻基不仅安排他们修整,还派人护送他们回国。

这件事传回倭国后,倭国天皇特意派人来致谢。

“大明天子真是宽仁。”

倭国使者说,“不光对自己的子民好,对他国之人也这般照顾。”

朱瞻基说:“四海之内皆兄弟。”

这句话很快传遍了周边各国。

“陛下……”

张侍郎感叹,“您这一句话,胜过千军万马。”

正说着,突然又有消息传来。

“陛下!”

礼部尚书急匆匆地进来,“有个麻烦事……”

“什么麻烦事?”

朱瞻基问。

“是关于科举的……”

礼部尚书说,“今年的会试,出了点状况。”

原来,由于朱瞻基改革科举,鼓励天下士子参考,今年的考生比往年多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