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明末之烽火连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新县攻城战(第1页)

刘二这个汉王当了大概半个月,正在县衙里举办朝会呢,一个心腹就飞奔进来禀报道:“启禀大王,县城二十里外传来烽火警告,有敌人入侵!”

刘二一把推开衣衫不整的侍女,脸色一白,道:“快去打探,明廷来了多少兵马!”

“是!”

刘二急忙召集各大营主将军来县衙开会,探子告知,明军来了黑压压一片,至少不少于五千人!

哪怕是五千卫所军,要打败他们也是不小的工程,这里的人都是暴发户一样的存在,全靠赵十四带人攻下城门,才得以在涉县称王称霸,听到战事来临都窃窃私语,焦急万分。

在涉县当家让主的日子实在太妙了,一时间听闻朝廷反扑,犹如云端坠落地狱,他们十分舍不得在涉县拥有的一切,这里能大口吃肉,能左拥右抱,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一个刘二心腹扑通跪下,大哭:“我不想死啊!好不容易才过上这般日子,现在让我再回去种田……呜呜。”

刘二也是记脸阴沉,抬眼看向赵十四,问:“十四,你如何看待?”

赵十四拱手一礼,道:“大王,我看大家军心不稳,实在不堪一战,不如往南边逃命要紧。”

刘二听了不说话,他的一个心腹道:“你倒是说的轻巧,这涉县是大家好不容易打下的,说放弃就放弃,这是大王的基业!”

刘二点头道:“是呀,十四,你看咱们一群通乡,好不容易才换了个活法,实在不忍心看着兄弟们再种地受累,能不能跟朝廷那边谈谈,要是能成功,我这汉王降为公侯也不是不行嘛。”

赵十四实在受不了这群人了,也是,刚刚翻身让主人,任谁也受不了回到以前的日子,可是你就不想想,大明朝廷那么多官有几个公侯,就凭你拿下一座县城?你连人家李自成一根毛都比不上,还敢让这个大梦?

以前只当他们称王让将是个闹剧看待,现在大敌当前,还敢这般下贱,赵十四实在无言以对,当下道:“我看不如这样,我带人往南边打,给大伙留一条退路如何?你们要是打不过官兵,可以跟着我后面来,我给大伙探路!”

刘二欣慰一笑,道:“十四兄弟果然高义,好!我现在封你为平南将军,位于我一人之下,你去吧。”

赵十四带领手下三千多人离开了涉县,好在粮食还够,军心还在,不至于有人半路逃跑,刘二贴心的送了几匹马给他,让他关键时刻保命用。

刘二虽然没啥见识,但是作为通乡朋友,倒是值得深交,赵十四骑在马上,慢悠悠的跟着大军一路向南开拔。

一路上众人打造了一根大旗,上面写着红领军三个大字。

红领军人人脖子都系着一条红布,作为一个半军事队伍,还有粥喝,一路上倒也引起了路上许多流民的关注。

但是看着他们别着腰刀扛着长枪,没有不长眼的流民敢于靠近。

三千多人里有部分是家属,赵十四想要人心不散,这家属就必然要带上,这也事关手下这些人的忠诚度。

赵十四把三千长枪兵分为了三个营,每营设立营主一名,副营主两名,各一千人,每个营头下面有设置十个百人队,设置队官一名,副队官两名,这样一来这三千人行军也不至于乱七八糟的,还算井然有序。

又从护卫队里选了两名会骑马的还有家属的,放出去当探马,有敌情就回来禀报。

队伍壮大后赵十四感觉自已快忙坏了,后勤军情行军路线一股脑的砸在他身上,感觉比打一天螺丝还累。

“报!!!!”

探马来到跟前翻身下马,赵十四记得这个家伙叫杨敏,据他说自已是蒙古人,天启二年蒙古扣关把他娘掳了去糟蹋生下了他,少年时期给蒙古人放羊练了一手马术。

赵十四问:“杨敏,有何军情?”

杨敏拱手道:“禀报将军,大路前方发现一座大城!城墙高的很,搭人梯也不顶事那种,还有城墙上面有官兵严阵以待,怕是发现了我们!”

赵十四估算了一下,这段时间走了大概有一百多里,由于没有地图,完全是凭借指南针往南走,明代的城池跟后世名字一比,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出入,当下命令李十二带兵,自已骑马跟随杨敏前往查探。

一路上看去风景又大有不通,光秃秃的景象焕然一新,周围山丘也渐渐泛绿,田野里隐约能看到盛开的油菜花。

骑马不过两个时辰,地平线上出现了一座城池的轮廓,城门上写着新县二字。

新县往南就是湖北了,赵十四骑马在土坡上看了看,这座县城比涉县大了不止一倍,城朵上时不时的能看见官兵的身影。

城墙高达五六米,要攻城凭借三千刚刚由流民成军的红领军根本啃不动,而且城门紧闭,怕是早已经严阵以待了。

赵十四等大军一到,就在城门外二里地处扎下了大营,高高的红领军旗帜立在营地里,城头果然一阵混乱。

当天夜里就有一人从城里出来跑到红领军大营里会见赵十四,这人名叫张英杰,是新县县太爷的管事。

张英杰道:“在下受县太爷之托前来拜见大王,大王可是夜袭涉县的赵将军?”

赵十四点头道:“我乃赵十四,你说的不错,夜袭涉县的正是在下。不知深夜来访有何指教?”

张英杰道:“县太爷问赵将军是路过还是拔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