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夏清宁夏千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1章 工厂待遇(第2页)

“你们爱信不信,村里还有其他人在工厂干活,你们要是不信,可以去问问他们。”

说完,田素不再理会村民,径直朝着自己家走去。

她想着这次赚了些银子,终于能给家中的女儿做一件像样的新衣服了。

村民们自然不会轻信田素的一面之词,转身就去找其他在粉条厂工作的村民求证。

结果,得到的回答与田素说的毫无差别!

这下,村民们才彻底相信,粉条厂的待遇好得没话说,这样的工作打着灯笼都难找。

粉条厂的事务繁杂琐碎,夏清宁担心李雨一个人应付不过来,询问过李雨的意见后,聘请了一位账房先生。

这位账房先生主要负责记录卖出去的粉条数量以及进账的银子,其他事务依旧由李雨负责。

工厂生产的粉条根本不愁销路,除了在本地销售得火热,附近几个县城的商家也纷纷前来订购。

随着夏清宁收购番薯的价格上涨,粉条对外的售价也相应提高。

即便如此,前来购买粉条的人依旧是络绎不绝。

粉条厂第一个月生产的粉条全部售罄。

一时间,粉条成了整个黔州的热门新兴产品。

就连最偏远的明州,都有人听闻风声,开始购买粉条。

四月初,夏清宁收到了皇上、爹娘以及九皇子寄来的信件。

夏清宁心里清楚,九皇子带着军队前往边境,随时都有可能与蛮族正面交锋。

出于对边境百姓和战事的担忧,她率先打开了九皇子的信。

信封上写着“夏清宁亲启”,她看都没多看一眼,直接撕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

“清宁,见字如晤,我已……”

她略过那些寒暄问候的话,直接寻找关键信息。

九皇子在信中记录的情况很简洁,主要是询问羽绒服的事情。

边境地区天气寒冷,蛮族兵强马壮,肯定不会在夏季和秋季开战。

蛮族属于游牧民族,一直在寻找适合驻扎的地方。

九皇子担心蛮族会在秋天,城中粮食收获时,或者冬季,草原上粮食匮乏的季节发动进攻。

这两个时节对大宋百姓和士兵都极为不利,他十分担心士兵们的安危。

夏清宁放下手中的信,疲惫地坐在椅子上。

明州种植的棉花数量稀少,她之前把种子交给九皇子,让他找农庄培育,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成果。

边境有数十万士兵,即便农庄种出棉花,仅凭农庄里的棉花,远远不够。

黔州适合种植棉花的地方不多,怎样才能种出供数十万人使用的棉花呢?

夏清宁抛开脑海中杂乱的念头,随后拿起爹娘的信。

信里爹娘叮嘱她要注意身体,如果觉得在黔州太辛苦,就回京城,他们一直在家里等着她。

最后拿起皇上的信,皇上从九皇子那里得知了水泥路的事情,对她夸赞有加。

另外,信里也提到了棉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