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油炸薯片(第2页)
姜还是老的辣,看来黄忠和魏延是有备而来。
次日一早,曹彰在早会上,便安排黄忠和魏延进了军营。
高顺的中郎将是朝廷亲封,这样的官职甚至可以说在曹彰之上。
所以饶是黄忠、魏延、张辽这些名将挂上将军之职,也必须屈居高顺之下,由高顺同意调配。
这是规矩。
处理了军务,陈宫和贾诩又开始向曹彰汇报了些政务上的事。
比如曹彰发明的曲辕犁、纸张、桌椅板凳床等,在马钧的开发之下,已经被甄家安排进入市场。
经过市面上商人的流通,都已经开始流向周边的城镇,大获好评。
尤其是纸张,曾经在洛阳一掷千金的纸,在北海不但材质更好,而且十分廉价,导致市场供不应求。
农业起来了,靠着曲辕犁的作用,前半年的粮草收成超过以往百倍增长。
粮食多了,曹彰偷偷拿了一些,靠着后世的知识,用蒸酿方法,调配了一些酒水。
可能是刚刚开始做,在失败了很多次后,终于做出了一小瓶黄酒。
饶是如此,这黄酒的味道也比三国时期的酒做的更好,更纯粹,起码曹彰是将杂质全部给过滤掉了。
就一小瓶,曹彰舍不得喝,便放在房里收藏起来。
商业起来了,北海的商人赚的盆满钵满,曹彰的国库收入更充盈,都不知堆积了多少钱财。
看着陈宫和贾诩一脸幸福的笑容,曹彰将矛头又指向了马钧。
之前一直在忙造纸这些事,印刷术反而被耽搁下来,现在有了空闲,马钧又投入新一波的忙碌中。
没过两天的时间,曹彰种植的土豆最周期短,所以长得也最快。
原先的几个土豆,长成后已经有五、六十个。
数量虽然不多,但曹彰还是选了几个个头大拿出来,准备解解馋。
剩下的土豆,在扩大种植区后,被曹彰切成块,当作种子又种植了下去。
至于番茄和辣椒,已经长出一些雏形,相信要不了几个月,就能完全长成。
曹彰咽了咽口水,叫上吕玲绮一起,拿着两个土豆就往厨房里面跑。
起锅烧油,土豆切片,撒上一些盐浸染,等过滤水分后,下入油锅炸。
薯片的香味顿时弥漫开来。
“好香,这就是你之前说可以量产,解决温饱的土豆?”
“嗯,主要是太少了,所以需要种个几次,下次长出来,起码有几百个,到时候就能慢慢投入在农家种植。”
曹彰将炸好的薯片捞起来,装进碗里,就迫不及待想要吃上一口。
然而吕玲绮一把打掉曹彰的手,给了曹彰一个鄙视的眼神。
“总共就这么一点,你还要偷吃,不若叫上大家一起分享,那才有味道。”
“嘿,行!”
两人一起,叫上赵云,陈宫、贾诩、张辽等众人来到大厅。